今日立秋 你在的城市下雨了嗎?
寒山十月旦,霜葉一時新。
似燒非因火,如花不待春。
立秋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,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;時間在農歷每年七月初一前后(公歷8月7-9日之間),太陽到達黃經135°時。
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,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,體重減輕叫“苦夏”。因為人到夏天,本就沒有什么胃口,飯食清淡簡單,兩三個月下來,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。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,往往只以胖瘦作標準,瘦了當然需要“補”。等秋風一起,胃口大開時,就要吃點好的,增加一點營養,補償夏天的損失,補的辦法就是“貼秋膘”。在立秋這天食用各種各樣的肉,燉肉、烤肉、紅燒肉等等,“以肉貼膘”。
1.立秋了,年輕人成了咽喉炎發作的主力軍,大多是受涼引起的咽部紅腫。咽炎、喉炎多發與天氣變化有關。秋天空氣變得干燥,溫度也逐漸降低。如果出現明顯的咽部不適,應該注意多喝溫熱水,多吃些滋陰潤喉之品,如百合、銀耳、黑木耳、梨等,平時用嗓較多的人更要保護好嗓子,盡量減少說話。另外,秋天容易上火,建議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,以免刺激嗓子影響健康。
2.立秋后,多喝豆漿,可滋陰潤燥。在飲食上要“增酸”,多吃蘋果等酸味水果,以增加肝臟的功能,抵御過盛肺氣之侵入。
3.俗話說“一夏無病三分虛”,立秋一到,氣候雖然早晚涼爽,但仍有“秋老虎”肆虐,故人極易倦怠、乏力、納呆等。根據中醫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的原則,此時進補十分必要。但是立秋不宜特補,立秋前后適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。
兒童宜食
清炒白蘿卜
白蘿卜、青椒、紅椒、姜、蔥、食用油、食鹽
1.白蘿卜洗凈后,去皮切絲
2.青椒、紅椒洗凈后,去筋切絲,生姜切絲,蔥切碎
3.鍋內加入少許油,燒熱后下入姜絲爆香
4.倒入青椒、紅椒絲,翻炒一下
5.倒入白蘿卜絲,快速翻炒,炒熟后放入適量鹽,撒入蔥花即可。
白蘿卜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和豐富的淀粉分解酶,能夠有效促進消化吸收,增進食欲。適合兒童食用。
老人宜食
拌茄泥
茄子、食鹽、醋、芝麻醬、蒜、白糖
1.茄子去皮后切片,上鍋蒸15分鐘,軟爛后,瀝干水分
2.將蒸好的茄子用勺子壓爛,搗成泥狀備用
3.芝麻醬用水調開,加入適量鹽和白糖,攪拌均勻
4.將攪拌好的芝麻醬澆到茄子泥上,加入少許醋和蒜泥攪拌均勻即可。
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,其中含有的維生素C和皂草甙,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,同時茄子也對動脈硬化、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益處,老年人適宜食用。
上班族宜食
麻婆豆腐
鹵水豆腐、花椒、水淀粉、郫縣豆瓣醬、水、食用油、蔥、姜、蒜
2.蔥、姜、蒜分別切為蔥花、姜末、蒜末
3.鍋內加入適量油,下入花椒粒,微爆一下
4.倒入姜末、蒜末爆香
5.加入適量的郫縣豆瓣醬,翻炒均勻
6.加入適量水,燒開后下入豆腐,煮一會讓豆腐入味
7.飲用時取兩小勺,加入適量熱水或冰水即可。
豆腐含有鐵、鈣、磷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,為補益清熱的養生食品。上班族人群食之可增加營養、幫助消化、增進食欲。
百味故事
立秋時節,書法家陳啟智老師來到了我們的編輯部。陳老師一直想寫一部講述師生情緣的書,并且在啟功先生生前,多次和他提及此事,啟功先生也很贊同。
我們熱情地接待了陳老師,咨詢過程進行得很順利。與其說是“咨詢”,不如說是“良好的溝通”,陳老師很快認可了我們。
在公司優雅清靜的訪談室內,采訪開始了。按照慣例,我們會為每一位上門的客戶奉上一杯清茶,穩穩心,定定神,以一個舒適的狀態進入訪談。因提前已作了詳盡的計劃,采訪按部就班、平穩順暢地進行著……
撰寫回憶錄的過程,就是和主人公心靈溝通的過程。以真誠的付出,喚起往昔的感動,這就是回憶錄的魅力。
壬辰 立秋記